云南小粒咖啡、寧夏鹽池灘羊、大連深海海參、淮安小龍蝦……都是旅游中游客必帶的“硬通貨”,但從前,它們的命運局限在當地的貨架與往返的行李箱之間。
傳統認知里,特產是旅游時才買的“稀罕物”,但現在快手通過溯源直播,把產地的故事搬進日常刷視頻、直播等場景里,讓特產從所謂的紀念品變成了可復購的消費品。
以淮安小龍蝦為例,今年4月中旬,快手深入淮安小龍蝦核心產區(qū)溯源。一邊靠短視頻、直播等組合動作激活文旅熱度引流,一邊為當地商家提供流量、貨品、培訓等扶持,最終帶動淮安小龍蝦相關商品賣出6800萬銷售額。
淮安小龍蝦的出圈并非孤例,越來越多地方特產正借著快手的東風走向全國。它們之所以能突破地域邊界,端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核心在于快手“政務文旅品牌營銷+特色原產地溯源電商售賣”的創(chuàng)新模式。
這一模式的高效落地,離不開快手龐大的活躍用戶基礎。它既是城市展示文旅風情的窗口,也是聚合流量的核心平臺。城市依托于此,既能幫城市精準觸達更多受眾,破解客源難題;又能借電商基建打通產銷鏈路,讓地方好物真正從“地域符號”變成“國民消費品”。
更重要的是,這種助力絕非曇花一現,隨著用戶對產地文化的感知、復購習慣的養(yǎng)成及城市品牌的沉淀,快手會為地方注入長久活力,讓“地域符號”價值持續(xù)延伸。
1、吃不厭的淮安小龍蝦,逛不夠的臨沂百貨城
江蘇淮安盱眙縣水系縱橫,為小龍蝦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0世紀70年代這里便興起專業(yè)養(yǎng)殖,2001年當地政府更率先打造本土龍蝦品牌,為產業(yè)打下扎實基礎。但受城市旅游業(yè)欠發(fā)達、地理區(qū)位限制,以及早期物流與電商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這類鮮活水產要走出淮安、邁向更廣闊市場,始終面臨不少阻礙。
快手將目光投向淮安,正是看準了這份“有潛力卻難破圈”的困境。要讓小龍蝦真正打破地域邊界,第一步便是讓更多人看見淮安的價值。
于是,快手以“短期流量引爆+長期品牌深耕”的策略破局,為這座小城的文旅注入新勢能。
短期層面,快手聯動國民體育明星蘇炳添打造“和蘇炳添一起逛淮安”主題活動,借明星效應打開淮安文旅知名度。通過綜藝化拍攝、直播互動等形式,帶觀眾沉浸式打卡洪澤湖大閘、御街大唐遺址等地標。僅線上直播就實現總曝光超5億、直播場觀3000w的熱度峰值。
同步啟動的#看見100種淮安話題下,啟動達人挑戰(zhàn)賽,發(fā)動全民創(chuàng)作,吸引了18位旅游、非遺、產業(yè)領域達人深入淮安,產出超120萬條優(yōu)質內容,話題累計播放量破26.2億,從多元視角持續(xù)拓寬淮安受眾,二者合力為淮安引來高峰客流。
短期流量爆發(fā)同時,快手也在著力長期價值沉淀。“看見淮安”快手賬號以“展現淮安自然美景、人文底蘊與發(fā)展成就”為定位,聚焦“煙火淮安”“淮安產業(yè)大摸底”等原創(chuàng)內容,成為持續(xù)對外發(fā)聲的窗口,半個月內帶動粉絲凈增長6.6萬。
創(chuàng)新推出的“可靈城市大片”項目則以AIGC技術為支點,聯合專業(yè)機構與10+頂級創(chuàng)作者,打造《脈乘淮水》等城市主題大片,總播放量超7000萬,#用AI看可寶藏城市淮安的話題在快手熱榜沖至第9位,不僅為淮安塑造“敢為天下鮮”的文旅新名片,更以科技沉淀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