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駝鈴的回響還在絲路古道上縈繞,一支全新的 “綠色縱隊” 已從西安啟程 —— 比亞迪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騰勢、仰望多款新能源車型組成的車隊,正以 “中國智造” 之名,護航 2025 絲綢之路萬里行 “上合之路?一路向前” 活動,開啟一場橫跨亞歐大陸的智電遠征。這不僅是一次跨國采訪的 “護航行動”,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向世界秀出的 “肌肉”,用車輪丈量出中國品牌出海的新高度。
從西安到亞歐:用實力 “圈粉” 全球
132%—— 這組比亞迪 2025 年上半年海外銷量的同比增長數據,早已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 “破圈” 之勢。而此次絲路萬里行,更像是一場 “沉浸式體驗展”,讓世界近距離感受中國智電科技的硬核實力。

想象一下,在哈薩克斯坦的草原公路上,天神之眼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精準規避復雜路況;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山地間,兆瓦閃充技術讓續航焦慮 “秒消失”;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沙漠戈壁中,全地形適應能力輕松應對極端環境…… 比亞迪車隊不僅要完成橫跨上合組織成員國的 “萬里闖關”,更要在每一段路程中,用實打實的性能表現,打破 “中國制造 = 低價低質” 的刻板印象。
對全球消費者來說,這趟旅程藏著一個明確信號:選擇比亞迪,就是選擇 “高效 + 低碳 + 智能” 的出行自由。當越來越多國家加速低碳轉型,比亞迪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正從 “可選項” 變成 “必選項”。
不止是賣車:用綠色紐帶 “鏈接” 世界
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隊到今天的智電車隊,變的是交通工具,不變的是 “互聯互通” 的初心。但比亞迪此次的 “護航”,早已超越了 “賣車” 的單一維度。

在出關儀式上,在中亞文化經貿推介會上,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型更像是一個 “綠色社交貨幣”—— 用零排放的出行理念,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橋梁。當沿線國家的合作伙伴看到,中國品牌不僅能造出好車,更能提供從充電網絡到智能系統的全鏈條方案時,“合作” 就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如今,比亞迪的足跡已遍布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意味著,選擇比亞迪的不僅是車主,更是認同 “可持續發展” 理念的全球盟友。這種 “科技 + 生態” 的雙重吸引力,正是中國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中最亮眼的 “名片”。
未來已來:智電時代的中國 “領航”
當比亞迪車隊駛過敦煌的壁畫、穿過霍爾果斯的口岸,這一路的風景,既是歷史的回響,更是未來的預告。在全球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早已是技術、生態、理念的綜合較量。

而比亞迪用這場 “絲路萬里行” 證明:中國品牌不僅能跟上全球節奏,更能成為 “領航者”。從電動化到智能化,從單一車型到全場景解決方案,從產品出口到標準共建,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改寫全球汽車產業的 “游戲規則”。
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更豐富的選擇、更先進的技術、更綠色的生活;對行業而言,這標志著中國智造從 “跟跑” 到 “領跑” 的質變;對世界而言,這是一份來自中國的 “低碳答卷”—— 用科技實力,讓綠色出行的夢想照進現實。

絲路萬里,初心不改。比亞迪的這趟旅程,或許只是一個開始。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中國智電科技與全球綠色浪潮相遇,必將碰撞出更多改變世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