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爆料來看,這代iPhone不只是常規的性能提升和外觀打磨,蘋果正準備下一個“新棋”。尤其是那款被稱為iPhone 17 Air的神秘機型——主打“史上最薄”的iPhone,很可能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新爆款。
一、從“Plus”到“Air”,蘋果的第四機型到底想干嘛?
這幾年蘋果在“第四款iPhone”上不斷嘗試:Mini不溫不火、Plus嘗試放大屏,如今又要變成Air。表面看是產品策略調整,實質上,是蘋果在尋找屏幕、便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平衡點。
據悉,iPhone 17 Air將采用6.6英寸OLED屏幕,但整機厚度壓縮至驚人的5.5mm,創下iPhone有史以來最薄機身。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比iPhone 16 Pro(8.25mm)薄了將近三分之一,甚至有可能薄過鏡頭模組本身——因此也不排除會出現“鏡頭凸起反超整機”的尷尬畫面。
更關鍵的是,Air版本僅搭載單顆后置攝像頭。這在iPhone家族里極為罕見,似乎是對“輕薄”極致追求的妥協。但也正因此,有網友戲稱:“這是iPhone SE的復活,還是蘋果在測試極簡用戶群?”
二、標準款終于“解放”,屏幕、芯片雙提升
標準款iPhone 17雖然沒Air那般輕薄驚艷,但在實用層面終于“良心”了一回。
根據爆料,iPhone 17將首次告別祖傳60Hz屏幕,改用120Hz高刷新率,終于不再與安卓千元機“齊肩”。同時屏幕尺寸從6.1英寸小幅提升至6.3英寸,提升握持觀感,正中年輕用戶下懷。
芯片方面,iPhone 17將搭載全新的A19芯片,性能大概率會在能效比、AI處理上做出更多優化,而非純堆參數跑分。這也符合蘋果近年來的戰略重心——軟硬結合、AI優先。
同時,顏色方面也更加“跳脫”:淺紫、檸檬綠等新配色呼之欲出,瞄準的就是Z世代用戶。
三、Pro系列變身輕旗艦,材質和相機雙調整
而對于高端用戶而言,Pro系列永遠都是蘋果的“炫技場”。
據悉,iPhone 17 Pro和Pro Max將徹底拋棄鈦金屬邊框,改為更加輕盈的鋁合金材質,邊框更細、整體重量更輕,持握手感更接近iPhone 13時代。雖然聽起來像“技術退步”,但卻可能更符合用戶真實需求——畢竟很多用戶吐槽“Pro太重了”。
設計方面,背部的玻璃區域面積變小,部分區域改為金屬包裹,僅保留無線充電感應區。這種“半玻璃+金屬背”的新形態,一方面提升耐用性,一方面也讓Pro機型視覺上更具辨識度。
而攝影系統更是大升級:三顆4800萬像素攝像頭成為標配,潛望長焦鏡頭也將迎來像素躍升;更有爆料稱主攝將配備可變光圈技術,這意味著手機攝影也能像專業相機一樣控制景深和進光量,徹底拉開與安卓旗艦的差距。
Pro Max預計采用6.9英寸大屏,繼續霸榜“最大iPhone”,但對手已經不止三星和小米,還有輕量化的iPhone 17 Air自己。
四、售價又漲?“你買的不是手機,是身份”
如果你以為“更輕更薄”代表著更便宜,那你可能還不夠了解蘋果。
據媒體爆料,iPhone 17系列起售價或將整體上調,尤其是Air版本,可能將以899美元起售,直逼Pro系列價格。而標準版iPhone 17預計也將上漲100美元左右,成為近年來漲幅最明顯的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蘋果并不打算在發布會上“主動提價”,而是通過“設計升級”“材料新規”這些關鍵詞去“柔性引導”用戶接受漲價。
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蘋果未來將不再圍繞性能、像素做賣點,而是更多強調“材質、設計、體驗”,把iPhone當作奢侈品消費品來運營。
在這個邏輯下,899美元的單攝Air,是“極致輕薄美學”的代表,還是“技術閹割后的智商稅”?網友對此已經吵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