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持續暴漲,滲透率已超31%,行業從“選擇題”變為“必答題”。在這一輪爆發中,有一個品牌始終跑在最前面——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其單月銷量破1.7萬輛,而在2020年全年銷量是4564臺,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20%,遠程以綠色發展引領成為行業當之無愧的“冠軍品牌”。
為什么遠程成為行業“常勝將軍”?背后究竟靠什么持續領跑?
市占率再創新高
2025年,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迎來全面爆發。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持續考出“高分”——9月銷量17000臺,是5年前年銷量的4倍,其銷量復合增長率高達120%,實現了行業月銷41連冠;其中,新能源物流車市占率達到21.1%,連續兩個月穩居“油電全榜單”第三位,意味著“每賣出五輛新能源物流車就有一輛來自遠程”。在市場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關鍵節點,遠程不僅跟上節奏,更跑出“冠軍速度”。

除了在國內市場高歌猛進,遠程在海外也逐步構建起第二增長曲線。旗下遠程不僅入圍全球年度廂式貨車獎終選名單,成為首款進入“總決賽”的中國車型,還成功進入香港、英國、澳大利亞等市場,實現出口量領先。其中,香港“大黃蜂”的士車隊批量采購千臺超級VAN,進一步印證了其產品實力與國際認可度。

在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物流車賽道,遠程憑借卡系、VAN系等產品的持續迭代,不斷夯實用戶口碑與產品競爭力,連續兩個月穩居全行業“油電全榜單”第三位。從干線運輸到末端配送,遠程的產品矩陣覆蓋了所有物流場景,成為越來越多車隊和個體司機的首選。
為何持續霸榜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遠程憑什么能持續霸榜?答案藏在兩個字里:自研。
不少新能源物流車品牌的核心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長年依賴外購,而遠程卻走了一條“硬核”路線——全棧自研。今年8月,在新能源物流車電機裝機量TOP10企業排名中,遠程一舉登頂月度榜首。這一成績,不僅是技術的證明,更是遠程自研戰略成效的佐證。
自研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依托吉利控股集團的體系優勢,遠程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究院,匯聚超2000名研發工程師,累計申請專利4000多項。在此基礎上,遠程成立智芯科技,專注三電系統的全棧自研,逐步形成“智能云控”與“芯核集成”兩大核心技術,實現了電機、電控、電池系統的高效率、輕量化與低成本。

以遠程推出的商用車專用電池——玄武電池為例,其融合十一合一總成,行業首推10年80萬公里超長質保,并率先通過2025版“最嚴電池安全令”國標認證。在電驅領域,遠程推出的多電機中央驅動鏈、同軸電驅橋等技術,也逐步應用于遠程星智、星享等主力車型,讓用戶感受到“自研核心”帶來的可靠與高效。
同時,遠程還打造了“醇氫+電動”雙技術路徑。醇氫電動技術將甲醇作為液態的氫直接發電,補能更便捷、成本更低。搭載該技術的遠程星瀚重卡續航超1500公里,測算后每公里燃料成本僅1.034元。這種技術路線的多元布局,讓遠程具有“宜醇則醇,宜電則電”戰略的底氣,也為用戶帶來了更經濟的TCO表現。
從架構造車到三電自研,從產品定義到生態布局,遠程用“技術護城河”筑起了競爭壁壘。正是這份對研發的堅持,讓遠程不僅跑得快,更跑得遠。
市場從不相信偶然,銷量是產品力最直接的證明。
從年銷4千輛到月銷破1.7萬,遠程新能源物流車用五年時間走完了傳統品牌十余年的路。這條路,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對研發的堅持、對技術的敬畏、對用戶需求的洞察。
未來,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物流行業的新能源轉型進程將進一步加速。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打造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誰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遠程,顯然已經跑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