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二手車市奇觀:當"期貨汽車"撞上倒掛行情
廣州花都友信行二手車行外的空地上,丹霞紫與鈦金屬色的YU7在烈日下泛著新漆的光澤。店內展示區同樣被這兩臺新車占據,資深銷售阿玲(化名)擦著額頭的汗珠笑道:"全廣州掛出的9臺二手YU7,我們占了4臺。"這場由產能不足引發的市場異象,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車的流通邏輯。
一、創紀錄的鎖單量與產能困局
6月26日,小米YU7以18小時售罄全年產能的瘋狂表現,將鎖單量推至24萬臺的行業新高度。這個數字仍在持續膨脹——據媒體估算,當前鎖單量已突破30萬臺大關。但小米汽車二期工廠尚未投產,僅靠一期工廠15萬輛的年設計產能,即便5月將月交付量拉滿至2.8萬輛,仍與天文數字般的訂單形成巨大落差。
截至7月21日,小米汽車APP顯示的交付周期已拉長至至少41周(Max版)和最長60周(標準版)。這種"期貨式"銷售模式,意外催生了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倒掛現象:當準車主們還在為2027年的交付排期焦慮時,首批交付的YU7已悄然流入二手車市。
二、0公里二手車背后的生意經
在懂車帝平臺上,廣州地區的二手YU7掛牌量從7月21日上午的87臺增至下午的91臺。這些標注著"準新車"的YU7,實則是車商們通過"全公司20人拼手速搶購"或直接從首批車主手中收購的"0公里二手車"。阿玲透露:"我們負責所有過戶手續,車主只需要簽字交車。"
這種特殊的交易模式帶來了可觀的流動性。以Max版為例,車商普遍在原車價基礎上加價1萬至2萬元,盡管扣除稅費后實際利潤僅數千元,卻仍被阿玲稱為"當前最好賣的車型"。數據顯示,7月6日開啟交付至今,友信行已售出4臺YU7,占當月營業額的大頭,線上咨詢量每日可達數十條。
三、倒掛行情的AB面
與去年SU7動輒3萬元的溢價相比,YU7的利潤空間明顯收縮。但《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揭示的真相更具戲劇性:小米SU7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登頂全車型榜首,這意味著二手SU7的"含金量"仍在攀升。志強(化名)直言:"帶公里數的二手SU7反而比新販的YU7賺錢。"
這種矛盾折射出市場的雙重邏輯:一方面,消費者為快速提車愿意支付溢價;另一方面,成熟的二手SU7憑借品牌保值率,成為更穩妥的投資標的。阿玲觀察到,購買二手YU7的客戶多為經濟實力較強的增購群體,但顏色偏好呈現明顯分化:"白色最好賣,綠色、橙色根本不收。"
四、產能爬坡下的紅利倒計時
小米二期工廠即將在7月投產,設計產能同樣為15萬輛。隨著產線磨合提速,現有訂單有望在年內完成交付。阿玲預判,8月將成為YU7二手車市的紅利轉折點:"等馬路上跑的新車越來越多,我們的利潤空間肯定會被壓縮。"
但車商們并不慌張。在小鵬、問界等品牌同樣熱銷的當下,"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已成為行業共識。這場由產能不足引發的市場異動,最終將回歸到品牌、產品與供需的基本面。當小米三期工廠的規劃用地塵埃落定,或許才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成熟的標志。
在友信行車行外的空地上,新到的YU7正在被仔細擦拭。這些承載著產能焦慮與市場機遇的汽車,終將駛入各自的命運軌道。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在科技與資本的狂歡中保持理性,或許才是這場游戲中最珍貴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