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以前在歐洲跟愛立信他們搶通訊設備市場時候,用了套固定方法。余承東帶著團隊盯著五個國家的三大運營商猛砸資源,三年搞定了大部分訂單,后來這招又用在做手機上。現在造車也是這個邏輯,把車企分成五個等級,對應不同車型,目標就是干翻特斯拉和BBA。
華為先看準歐洲市場被國外公司壟斷,技術也不讓進。余承東就選了英國德國這些核心國家,專門沖三大運營商。花了三年把份額從9%做到33%,到2010年超過愛立信當全球最大設備商。手機業務也一樣,2012年華為終端差點做不下去,后來用同樣打法分出Mate、P這些系列,2019年銷量沖到全球第二。
現在造車用“五界”戰略,跟五個車企合作。賽力斯負責高端SUV,之前沒人敢跟華為深度合作的時候,他們一起做出了問界M5。奇瑞主攻運動型車,北汽做商務旗艦轎車,江淮造百萬級豪車,上汽負責便宜車型。每個車企各司其職,華為提供技術,他們負責生產。
賽力斯最早跟華為搞智選車模式,華為派上千工程師幫著造車。現在問界年銷量能到40萬輛,M9賣得挺好,價格五十多萬還是能當銷冠。尊界S800是百萬級豪車,去年上市五十天訂了八千輛,證明華為技術能打。
奇瑞那邊有點麻煩,智界S7剛開始賣得不好,2025年八月才賣四百多輛,得靠R7翻身。北汽做的享界S9現在一個月能賣一萬五,目標是一萬五到兩萬輛。上汽尚界H5價格在十五到二十五萬,要是月銷兩萬輛的話,2026年銷量能沖到四十萬輛。
華為給每個等級車型都配了核心技術,百萬豪車用昇騰芯片和ADS4系統,便宜車也有鴻蒙座艙。這樣不管貴的便宜的,都帶著華為的技術標簽。五家車企分工明確,華為只負責造技術,不自己造整車。
尊界S800雖然貴但賣得不錯,證明高端市場有人愿意買單。享界的商務車靠著北汽之前的奔馳生產線經驗,質量有保障。賽力斯現在可能要進世界五百強了,因為問界賣得好。
2026年是個關鍵年,尚界要是能月銷兩萬,全年五十萬輛沒問題。尊界慢慢爬坡,四年能到二十萬輛。華為手機當年用了十年打下來,現在造車也差不多這個節奏,先打高端再鋪量,走的老路子。
現在各個品牌都有具體目標,問界2026年想沖六十到七十萬輛,享界要達到四十到五十萬銷量。智界得解決供應鏈問題,不然可能卡脖子。華為這套打法從通訊到手機再到車,還是那套人馬,換了個戰場接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