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6L要出電動版,可能不少人第一反應是:“這不早該來了嗎?”畢竟寶馬i5和奔馳EQE都已經在街上跑了,奧迪這個動作,說實話有點慢。但最近,A6L e-tron終于完成工信部申報,真身也浮出水面——不是諜照,不是展車,而是真正準備開賣的樣子。
那么,這車到底怎么樣?能不能打得過BBA的“電動中大型三劍客”?我們一起來拆一拆。
一、尺寸夠C級,氣場拉滿,但不驚艷
先看身板,新A6L e-tron的申報尺寸是5073mm車長,軸距3076mm。這個數據怎么說呢?比現在的油改電A6L稍微長一點點,但整體還是保持了奧迪一貫的大氣穩重,標準的C級行政車比例。
不過,光看申報圖,你可能會覺得有點“似曾相識”——和燃油版A6L外形幾乎沒差別。其實這是奧迪PPE平臺的思路:外形不激進、不前衛、不科幻,就是保守、穩重、熟悉。
這不見得是壞事。像我爸這種年紀的用戶,他就說現在很多新能源車看起來太“未來”,反倒覺得不踏實。A6L e-tron這種“看上去像臺正常車”的思路,可能正是為這一批人量身打造。
二、單電機260kW,性能不弱,但雙電機不見蹤影
動力方面,目前申報的是單電機后驅版,最大功率260kW。換算一下,就是354馬力級別,加速肯定不慢,零百很可能能進6秒,甚至5秒出頭。
但問題也來了,為什么沒有雙電機?
你想啊,競品寶馬i5最起碼有eDrive40和M60兩個版本,奔馳EQE也有350和500,甚至還有AMG。奧迪現在拿出個單電機就想開賣,這定位就很模糊——你是要主打行政舒適,還是想打性能豪華?
當然,可能這只是“第一波”,先上個單電機探探市場風向。但以奧迪的品牌定位,如果后續沒有quattro雙電機高性能版,那多少會讓人有點失望。
三、800V高壓平臺,不差錢但也不便宜
核心看點來了:A6L e-tron基于PPE純電平臺打造,搭載800V高壓架構,這套東西你在保時捷Taycan、奧迪Q6 e-tron上都能見到。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它支持高功率快充,理論上15分鐘充個七八成電不是問題。而且PPE這個平臺在行駛質感、電池布置、智能化擴展上,是比傳統“油改電”高級得多的。
但問題也顯而易見:這套平臺貴!
就拿Q6 e-tron來看,起售價都沖到了45萬+,A6L e-tron基于同平臺、體型更大、內飾可能更豪華,估計指導價也很難低于45萬起步。
也就是說,如果你原本指望電動A6L能有個“40萬以內就上車”的版本,那可能要失望了。
四、整備質量2.3噸,到底省電不?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這臺A6L e-tron的整備質量達到了2300kg,這在中大型轎車中已經屬于“重量級”了。你可以理解為,電池多、隔音厚、用料實。
但這就引出一個問題——這么重,它開起來到底是什么感受?
我之前試過一臺Q8 e-tron,開起來確實高級、靜謐,但也確實“沉”,尤其是城市堵車的時候,油門響應沒那么靈巧。A6L e-tron如果是同路數,那可能更偏向舒適行政,而不是駕駛樂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