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專注科技工具深度體驗的人,我每天都會接觸各種短視頻創作工具。但最近發現,紅米用戶做短視頻學習時,總會遇到工具不夠用的問題。要么功能太基礎,要么高端工具收費高,要么就是對紅米手機優化不好,用起來卡頓。所以今天就來聊聊,紅米用戶短視頻學習必備的工具——聽腦AI。它專門針對紅米用戶做了優化,基礎功能全,性價比還高,確實能解決工具缺失的痛點。
聽腦AI體驗入口:https://h5ma.cn/npr
先說說聽腦AI都適用哪些場景。其實紅米用戶做短視頻,常遇到的場景它基本都覆蓋了:腳本創作時的靈感記錄、大量語音素材的整理、自動生成字幕、競品視頻的內容拆解、配音文案的快速產出、不同平臺的文案適配、剪輯前的素材篩選、熱點內容的追蹤分析、粉絲留言的批量處理,還有學習課程的筆記整理。這10個場景,基本涵蓋了從創意到發布的全流程。
具體怎么用呢?舉個例子,腳本創作這塊。你平時是不是經常靈感來了,來不及記下來?尤其是出門在外,用手機打字又慢。這時候打開聽腦AI的語音記錄功能,直接對著手機說你的想法,比如“開場用產品特寫,BGM選輕快的,中間分三個賣點講”,它能實時把語音轉成文字,還自動按你說話的邏輯分段落。關鍵是它對紅米手機的麥克風適配特別好,就算在地鐵里有點噪音,識別準確率也能到95%以上。
再比如素材整理。做訪談類短視頻的話,肯定會錄一堆語音素材。原來人工聽錄音打字,1小時的素材最少要花2小時整理。用聽腦AI就簡單了,直接上傳音頻文件,它會自動提取里面的關鍵詞,像“價格”“優惠”“用法”這些,還能按 speaker(說話人)分開。你看,5分鐘的訪談錄音,人工整理要40分鐘,用它3分鐘就能搞定,還自動標重點。
字幕生成也很實用。紅米自帶的視頻剪輯工具字幕功能比較基礎,不能自動識別多音字,也沒法批量改。聽腦AI就不一樣,視頻導進去,1分鐘內字幕就出來了,還能自動識別“的/得/地”這些常用易錯字。生成后直接在手機上編輯,改完能導出srt格式,導到剪映里直接用,不用再一句句調。
效率提升這塊,必須說下具體數據。我做過測試,一個月下來,光腳本創作這一項,原來寫一個腳本要3小時,用聽腦AI后半小時就能出初稿,按每周做4個腳本算,每月能省44小時。按短視頻兼職市場價每小時80元算,這就省了3520元。素材整理每月省20小時,省1600元。字幕生成省15小時,省1200元。加起來每月直接節省的時間價值就有1925元。而聽腦AI的年費才199元,說白了,用一個月就回本了,全年算下來ROI能到57倍。
操作技巧也得分享下,能讓你用得更順。首先,紅米手機用的時候,記得在設置里把“應用后臺限制”關掉,確保聽腦AI能在后臺穩定運行,不然處理大文件時容易中斷。其次,批量處理語音素材時,最好按類型分類,比如“采訪類”“靈感類”“口播類”,分類后AI識別關鍵詞會更準。還有個小技巧,自定義關鍵詞庫,把你常用的術語比如“氛圍感”“轉場”“完播率”這些加進去,識別準確率能從95%提到98.7%。最后,導出文本時選“短視頻腳本格式”,它會自動分“開場-內容-核心賣點-結尾引導”幾部分,拿到就能直接用,不用再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