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機這事,其實并沒有那么玄學,甚至可以用“公式”來算清楚。學長這就給你掰開揉碎講明白,弄清下面這幾個關鍵問題,你自己到底適合哪款,一目了然!
一、你習慣大屏還是小屏?
這個問題聽著簡單,其實是整篇文章的靈魂問題。
如果你是“大屏黨”——天天追劇剪視頻、對觀感極度講究,那毫無疑問,就沖大屏去!
比如:
- iPhone 15 Pro Max —— 6.7寸,視覺享受一流,電池容量也大得離譜;
- iPhone 16 —— 6.1寸,體積小巧,拿在手里賊舒服,適合單手黨、女孩子或口袋淺星人。
兩者握感差異是肉眼可見的:15PM就是那種你想單手操作,但手會告訴你“別做夢了”的機型。
而16明顯精致一圈,日常使用不那么費勁。
不過話說回來,大屏真香,誰用誰知道!就像吃火鍋一定要配個冰可樂,大屏+好屏才是王炸組合。
當然,大屏的代價也擺在這:重!
iPhone 15PM比16重了整整50多克,別小看這幾十克,握久了你的小拇指會開始懷疑人生。學長我用15PM玩王者,半小時下來,感覺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但!大機身=大電池=更長續航。這是蘋果優化再好也改變不了的物理現實。
不過話又說回來,無論哪一代iPhone,都算不上頂級,特別是和國產機比,完全就是挨打的那種角色。
二、你能不能看出高刷?
如果你已經被安卓的高刷新率“慣壞了”,那你眼里只會有Pro系列。
iPhone 16(標準版)依然60Hz,是的,蘋果在2025年還在出沒有高刷的手機。安卓廠商看了直接都笑出聲。
而iPhone 15PM,妥妥120Hz 自適應高刷+全天候顯示,滑動如絲順滑,眼睛都舒服了三分。
自適應高刷其實非常聰明:
- 看網頁、發微信:60Hz
- 打游戲、刷B站:120Hz
- 看鎖屏時間:1Hz
所以——別擔心高刷費電,日常使用下影響其實很小,真正要命的是玩《原神》、《逆水寒》這類游戲的時候,120Hz那叫一個電量飛逝。
如果你真的要省電到極致,那學長建議:別關高刷了,直接開飛行模式+省電模式,甚至關機最節能。
三、你需不需要長焦?
很多人聽“長焦”兩個字一頭霧水,學長說得更直接點:你有沒有拍演唱會、拍舞臺、拍小貓在樓下撒嬌的需求?
如果有,那只能上Pro系列!
但很多人用錯了長焦:
- 離拍攝對象只有半米,卻開5倍拍
- 照片模糊得像油畫,還吐槽鏡頭垃圾
學長在這科普一下:
- iPhone在近距離拍攝時,就算你切了“5X”,也未必用的是長焦鏡頭,而可能是主攝裁切放大的圖;
- 真正觸發5X長焦,至少要和目標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而且光線得充足;
- 用長焦請遠離昏暗燈光和近距離場景,別逼鏡頭去干它不擅長的活兒!
一句話總結:長焦不是萬能,但在合適的距離+光線下,它是真香。
這是用五倍并距離被拍攝物體半米的取景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