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26 Ultra 的第一波消息,終于來了!
但這一次,不是影像升級,不是外觀革新,而是讓安卓用戶“最抓狂”的兩個老大難問題:續航和充電,要被它一口氣解決。
60W快充+5000mAh大電池?看上去好像誰家都能做。但關鍵是,這是一臺 三星旗艦。對于熟悉三星風格的朋友來說,這已經不能叫常規升級,甚至可以說是“立場轉變”。
你可能不知道,在快充這件事上,三星過去幾年一直是“不著急派”,連45W都守得像家傳寶物。而這次一口氣上60W,還配合硅碳負極電池,誰不說一句:它是真的想變了。
根據我這幾天收到的消息源,S26 Ultra 依然主打一體化高集成設計,但這一次,內部堆疊方式有了新突破,終于在“不犧牲厚度”的前提下,把電池做到了5000mAh并配套高壓快充電路,這背后的工程難度,其實一點都不比影像硬件低。
而這波升級的背后,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三星對“旗艦產品哲學”的重構:以前是安全優先,一切保守;現在是體驗優先,敢冒進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硅碳電池了。這玩意兒過去兩年在行業內一直是“聽得多、用得少”的概念,主要問題還是良率和運輸問題。而三星敢在 S 系列量產機上直接下場,說明一件事——它不是試水,而是押注。
有趣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三星并非技術受限,而是一直在抗衡“電池體積做大后帶來的航空運輸成本增加”。說白了,他們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多花這筆錢。
可現在風向變了,不再是“誰最安全”,而是“誰最好用”。用戶要的是更快的充電、更穩的續航、更薄的機身。現在誰還愿意拿著一臺旗艦天天焦慮 20% 電量?時代逼著三星上快車道。
說回正題。S26 Ultra 這次還有一個不小的點:6.89 英寸大屏 + CoE OLED + 去偏光片方案,這意味著它會更輕薄、更省電,視覺效果更飽和,結合邊框極限壓縮(小于1.25mm),這塊屏,可能是繼 S21 Ultra 以來最值得期待的一代三星屏。
后攝主攝直接換索尼定制的 2 億像素 CMOS,1/1.1 英寸大底,終于放棄自研路線了。這其實是另一個信號:三星在關鍵節點選擇用市場驗證過的方案,而不再單方面強調“全鏈自研”。這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事。
S Pen 依舊保留,機身厚度控制在 7.x mm(未定值),整體風格仍是 Note 血統的延續。但我更關注的是:Plus 款型基本確認取消。
S 系列從三款簡化為兩款,意味著三星要重新整理中高端機型的策略分層,不再為了“多一款”而拉長戰線。
綜合目前的信息,S26 系列將于 2026年 1 月發布,共三款型號(S26、S26 Edge、S26 Ultra),不過 Edge 并非傳統意義的弧面屏,而是一個中間定位的版本,更像是當年 Plus 的接棒者。
寫到這,我腦海里一直有個畫面:當蘋果、華為、小米在影像、AI、衛星通信上各顯神通的時候,三星這次默默把快充電池搞明白了。這不炫技,卻實在。
這就是它“重新做人”的第一步。不是驚天動地的創新,而是終于敢面對用戶最真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