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i8 最近正式亮相和交給媒體評測了,內飾正式公布后可以看到,雖然細節設計上調整了許多,但中控和座艙仍然是那套雙聯屏+方向盤小屏+HUD+后艙娛樂屏的方案。這就說明在 L 系列數十萬名車主的長時間使用驗證之后,理想對這套座艙的交互和使用是很有信心的。
那么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借著近期理想的最新 OTA 7.5,來再次綜合評測一下理想車機。

一、OTA 7.5 更新內容
首先一起來看看這次 OTA 7.5 更新了什么。
OTA 7.5 的更新主要聚焦在智能駕駛和主動安全上,讓車輛在高速以及城區使用輔助駕駛的時候整體體感更舒適和擬人。并且這次加入了超級對齊監督模型,可評估端到端模型的推薦軌跡是否符合職業司機標準,不合理的推薦軌跡會被拒絕執行,端到端模型會重新進行軌跡選擇,以提升推薦軌跡的合理性,輔助駕駛體驗更安心。



關于車機交互方面的體驗倒是沒有更新太多,主要是更新了高德地圖的版本、新增紅綠燈非導航讀秒、哨兵模式的錄制時長和穩定性都有所提升,整車的車機系統穩定性也有優化。

二、輔助駕駛實際體驗
就著這次 OTA 的升級,我們也把測試的理想 L9 Ultra 智能煥新版測試車開到城區和高速繞了一圈,感受其智駕更新的實際能力。
首先是在高速場景,這次 7.5 智駕在高速最明顯的感知是從匝道駛出后并入快車道的速度會更快,且變道也會更加絲滑。
接著是在駛出匝道的處理上,OTA 7.5 在即將駛出匝道進入最右道后會逐漸將速度減到更舒適的速度區間,并且匝道駛出的軌跡相比之前也更加流暢。
接著聊聊 OTA 7.5 在城區的表現。這次版本更新后,理想智駕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禮讓動作會變得更多。比方在左轉場景的時候,NOA 識別到隔壁左轉車輛速度會更快并入直行道,此時 NOA 會控制車輛稍微靠左避讓,等到前方車輛進入直行道后隨后并入。
在接近回到公司的繁忙路口,OTA 7.5 的行人禮讓動作和讓行車輛動作也變得更加明顯,更像一個遵守交規,文明行車的老司機。
不過這次體驗智駕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一些 BUG。比如在一個需要右轉的路口,路政為了避免加塞就在右轉路口設置了路障,NOA 在識別路障之后認為這是一條無法并入的非機動車道,就選擇了旁邊大路的車道,開到最右側車道后又發現是一條無法右轉的車道,就直接退出到人工接管了。(不過該路口也非典型)
整體來說,OTA 7.5 這次在智駕的體驗體感還是比較舒適的,但一些場景下我認為可以處理得博弈性優于禮讓性一些。

順帶一提,理想近期版本的智駕推理可視化這個功能我覺得很有意思,在行駛過程中能很直觀地看出端到端和視覺語言模型是如何工作的,有點新時代“人車共駕”的感覺。
三、車機交互:實用派第一梯隊
-硬件
接下來來聊理想的車機交互,其實經過數十萬用戶的驗證,已經算是老生常談了,目前來看絕對是可以站在實用性的第一梯隊的。不過經過理想數個大小版本的 OTA,依然還是有很多新東西可以聊。

首先是硬件層面,我們測試的理想 L9 是 L 系列中的“天花板”,因此用得也是系列中最好的硬件,中控屏和副駕屏均為 15.7 英寸的 OLED 屏,分辨率等效達到了 3K。此外,新車座艙由高通驍龍 8295P 驅動。后艙屏的尺寸為 21.4 英寸,分辨率同樣達到 3K。
-主屏交互
再來聊交互。其實在最近的幾個版本,L 系列的中控交互界面基本框架已經定型了,主屏默認狀態下由 70% 顯示面積的主屏交互卡片+30% 的通知欄/DOCK 欄組成。

這套交互習慣之后是比較符合用戶直覺交互邏輯的,瞥一眼就能觀察到中控屏的狀態,右側的地圖卡片便于觀察,左邊的 SR 卡片也能在 D 檔時了解到行車或是智駕時的狀態,音樂卡片的放置也恰到好處。
除了地圖卡片之外,再往右滑動還能切換到其他的卡片,目前卡片不支持刪除或者增減,但是排序上是可以調換的。

至于通知欄和 DOCK 欄則是支持了比較豐富的自定義功能的,DOCK 欄可以把自己習慣的功能置于下方,通知欄下拉后的控制中心也能夠 PIN 上自己習慣的功能。
通知欄下拉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自定義
在進入車控界面之后,基本上操作都可以通過最多不超過三級的子菜單完成,并且都是以橫向的形式層層進入,不會整個頁面跳到下一個子菜單,整體的交互是比較符合邏輯的。
車控具體功能最深子菜單為三級(從左往右遞進 1-2-3)
關于理想主屏的各項功能操作,我在這里也做了一輪分別打開和點擊,各位也可以直觀地感受當下版本理想的主屏交互。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的版本理想開始加入了全屏沉浸交互,給不習慣卡片式交互的用戶提供了補充。在全屏模式下需要點擊功能,交互界面就會以卡片的形式彈出,上方的交互操作視頻能很直觀地感受。
全屏交互模式
全屏交互彈出車控
全屏交互彈出應用中心
-地圖交互
接著來聊地圖。這次的地圖更新了非紅綠燈狀態下的讀秒,并且經典的路線偏好、地圖顯示超充站、實時路況這些功能也一應俱全。關于地圖的流暢和跟手性,各位可以通過視頻感受一下。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理想這塊 HUD 在導航時的輔助,中間顯示 SR,左側顯示導航以及紅綠燈讀秒、擁堵情況,在行車時獲取信息很方便。此外,行車打燈時顯示側后方影像作為虛擬后視鏡,也是一個便于觀察路況的功能。


-應用豐富性/拓展
這一部分聊聊理想的應用豐富性和拓展。首先先放上幾張圖,給各位讀者直觀參考一下理想車機的應用豐富程度。



理想車機主要娛樂應用
在娛樂影音應用上,理想車機支持到了熱門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嗶哩嗶哩,應用商店內還有咪咕視頻、優酷視頻等可以下載。

在影音娛樂體驗部分,理想 L9 車機是少數支持到視頻 4K 分辨率播放的,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內均支持。
騰訊視頻界面
騰訊視頻內 4K 分辨率播放
嗶哩嗶哩界面
嗶哩嗶哩內 4K 分辨率播放
如果你是想探索更多的視頻網站或是信息流,理想官方也提供了內置瀏覽器,實測運行起來和 Windows 模擬機操作差不多,在停車的時候瀏覽一下信息流或者三方視頻網站還是很方便的。
理想車機內置瀏覽器
使用內置瀏覽器刷新出行
我還嘗試了一把能不能用理想的車機瀏覽器玩兒時經典的 4399,但結果是內部的游戲均需要下載 Flash 才能玩,算是有點遺憾了。

對了,理想智能煥新版現在也是依然支持 DP 線智能投屏的,在 L9 上可以通過中央扶手后方的接口連接,停車充電等人時投屏看個視頻,或者把游戲投到車機上,都是不錯的消遣。

除了娛樂應用之外,理想車機還支持了車載的美團。不過這個美團不是支持下單外賣的軟件,而是輔助用戶在出發前探索周邊的美食或是好玩的出行目的地。

此外,理想車機上還適配了支付寶小程序,用戶登錄同步之后可以在車機上使用支付寶上的各項小程序,比如在車機上點個霸王茶姬不是問題。


原廠就適配的信息流應用也有兩個,一個是小紅書,一個是得到。小紅書的適配和電腦網頁版基本一致,得到則是一個類似聽書和聽課的軟件。
車機端小紅書
車機端得到
再來聊聊音樂軟件適配。理想車機原廠適配了網易云、QQ 音樂兩大主流音樂軟件,聽書和 FM 應用上也適配了喜馬拉雅。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理想車機上音樂卡片的設計。在分屏卡片模式時,最左側和 SR 一起的音樂小卡片就支持選擇音源、收藏歌曲。


與此同時,把這個卡片向上滑動還能進入到歌詞顯示模式,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看著歌詞哼上兩首,也是不錯的放松方式。
音樂卡片調出歌詞
音樂應用全屏歌詞模式
關于這音樂播放這部分的體驗,我也錄制了一段視頻,各位可以通過視頻感受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的車機還支持到了豐富的系統音效可以選擇,也可以自己調節均衡器。用戶可以上傳自己認為調校得滿意的音效與他人分享,也可以下載其他用戶調好的音效,最近體驗理想我都是在用有一個用戶調的“理想柏林之聲”。

-語音/AI
在李想決定押注 AI 之后,理想車機上的 AI 語音能力也很明顯地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在近期的版本中,最明顯的變化首先是理想同學的“改頭換面”。

從 7.4 版本開始,理想同學就有了這個毛茸茸并且帶牛仔帽的形象,擬人感和陪伴感更強,如果后期能夠支持換裝和自定義就更好了。
理想同學的 APP 也變成了毛茸茸的形象

語音能力上,現版本理想同學的連續指令、原廠設置/三方應用的可見即可說都是第一梯隊的水準,各位可以通過視頻感受一下。
而在大模型能力方面,目前理想同學 MindGPT 的邏輯思考能力和響應速度都得到了很強的提升,我體驗了下詢問理想同學模擬出行規劃和推薦美食,給到的結果基本都能令我滿意,并且推演過程你也能很清晰地同步了解。
還有一些趣味 AI 能力,比如理想車機支持了 AI 智慧生圖。我嘗試讓理想畫一下理想,出片率還是很高的。不過好像理想車機大模型目前只認識比較傳統的汽車品牌,當我讓大模型嘗試畫小米或者小鵬這些新勢力廠商時,就有些抽象了。(不過不畫車的話,畫一些常規的場景肯定沒問題)



跟 AI 智能化有關的還有一點,理想配置了任務場景 APP,內部給到了很多配置好的一鍵任務。比方說可以設定離車時關閉遮陽簾,或是退出 NOA 智駕時切換運動風格;用戶也可以設定好自己需要的任務,一鍵即達。

-副駕/后艙屏交互
聊完主駕屏,再坐到副駕看看副駕屏的交互如何。首先在日常副駕沒有乘客或是副駕乘客不需要使用屏幕時,這塊屏幕默認會進入屏幕保護狀態,用戶可以在主駕屏調整副駕屏保開啟時間。對于易燒屏體質的 OLED 屏來說,這樣的保護機制做得不錯。

輕輕一點即可進入副駕屏的主界面。副駕屏的職責主要就是娛樂和影音,所以主界面默認就是推薦各個應用的熱門視頻,以及理想的 AI 繪畫功能。

跟主駕屏一樣,副駕屏也是支持到了車載瀏覽器的。主駕在開車的時候,副駕可以放放松在旁邊網上沖浪一下。

娛樂應用方面,基本上主駕有的娛樂應用副駕都同步適配了,各項操作和頁面和主駕屏也是保持一致的。
副駕屏應用列表
副駕屏下拉也同樣是控制中心,可以快捷切換副駕座椅記憶姿態、復位座椅或者是開啟小憩模式。底部 DOCK 欄除了快捷開啟應用之外,還能快捷開啟座椅按摩、調節空調或是座椅通風/加熱,和主駕屏一樣點按去起來都是比較符合用戶的第一直覺的。


關于理想副駕屏的操作和交互我也錄制了一段視頻,各位可以通過視頻來感受一下。
最后是后艙屏。L9 智能煥新版的后艙屏其實 UI 上是和副駕屏基本一致的,約可以看成是一塊放大的副駕屏,
后艙屏 UI
后艙屏應用列表
后艙屏控制中心
后艙屏應用-騰訊視頻
后艙屏同樣支持最高 4K 分辨率
后艙屏的控制有幾種方式,用戶可以選擇觸控后艙屏(比較遠也比較麻煩),也可以用理想同學的語音可見即可說控制。理想官方也推出了后排屏遙控器,不過沒有出廠配置,需要在官方商城購買或者積分兌換。
總結
整體體驗下來,理想 OTA 7.5 把雙聯屏的交互進化得更加使用和符合直覺交互邏輯,在一些如 AI 等方面的細節上也變得更好用。
綜合來看,理想的這套雙聯屏+后艙屏交互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當下車機實用派第一梯隊,也難怪理想 i 系列寧可被說不創新也要依然延續這套座艙。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期待后續的 OTA 理想為我們帶來更多交互或是智能化層面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