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讀者,最近有沒有關注過OPPO。
就是那個一直被我們印象流地認為是“綠廠/黑廠”、“會拍照”、“線下強”的品牌,居然冷不丁地在近日發布了一臺極其“非主流”的游戲手機。
沒錯,我說的就是手上這臺K13 Turbo Pro,這玩意起售價直接定在了1999元。
(圖源:OPPO)
第一眼看到配置單,我承認本人是有點懵的,驍龍8s Gen 4、7000mAh電池、主動散熱風扇、IPX9級防水、真.掃碼級影像……這些詞條排列組合在一起,再配上這個價格,多少顯得有點不真實。
你很難相信,在2025年,一個主流大廠會用如此激進甚至有些偏執的方式,去打造一款兩千元檔的手機。
在上手一段時候后,小雷今天想跟大伙好好嘮嘮:在如今這個旗艦機性能過剩、中端機瘋狂內卷的市場里,這臺“偏科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簡單粗暴的電競感
不得不說,OPPO這次在K系列上的設計思路,堪稱一次“自我顛覆”。
它完全拋棄了主流市場追求輕薄、圓潤的審美范式。從你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厚重、扎實、高密度,這些詞匯就會立刻占據你的大腦,像是這市面上目前少有的硬漢,肌肉感十足。
(圖源:雷科技)
當然了,熟悉OPPO K系列的用戶,估計對這種180°大變化也應該習慣了。
畢竟從這個系列誕生開始,幾乎可以說是每一代都會改一次定位,從性能取向、普及影像、三防日用,再到這一次化身為游戲手機,可以說是OPPO產品線里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把它往里塞的水平。
(圖源:雷科技,主打影像的OPPO K11)
All in性能和續航的定位,讓它根本無需去考慮什么相機模組的凸起問題,因為它的“短板”足夠坦誠。
為了塞進那塊7000mAh的巨型電池和一整套散熱系統,這玩意的機身厚度來到8.3mm,重量也超過了210g,搭配上約78mm的機身寬度,即便是我這樣手掌偏大的男性用戶也能感到一定撐手感。
習慣了輕薄手機的用戶,初上手時一定會感到不適。它不適合放進緊身的褲袋,也不適合讓你在地鐵上單手懸空刷一小時短視頻。
(圖源:雷科技)
好消息是,雖然用了磨砂塑料中框,但你仔細看,它的機身中框依然做了比較順滑的過渡處理,背板的復合玻璃纖維材質在提供強度的同時,也通過細膩的紋理削弱了塑料感,這是一種純粹的機能美。
而且背面的主動散熱風扇,居然支持RGB燈效,用起來有一種玩游戲的儀式感。
這種為了核心體驗不惜一切代價的思路,也體現在屏幕上。
它沒有追求極致的四邊等寬,下巴比其他三邊要略寬一些,但這塊6.8英寸的1.5K OLED直屏,本身素質還算能打,120Hz刷新率、1600尼特的峰值亮度、10-bit色深,這些硬參數都確保了它在日常使用和游戲場景下的觀感。
(圖源:雷科技)
只能說,對比一些還在用FHD+屏幕,或是給屏幕上塑料支架的價位產品,OPPO這次算是把成本用在了刀刃上。
至于沒有超聲波,只給了超薄屏下指紋,這個部分就見仁見智了。
風力加持散熱強勁
說完外觀,這部手機最值得聊的部分,當然是它的游戲與續航體驗。
很明顯OPPO已經不滿足于被動散熱了,他們這次用上了新結構的散熱風扇,并非手機上那種傳統的貫穿風道設計,而是更加類似于筆記本電腦的做法,將SoC的熱量導給均熱板和散熱鰭片,再利用風扇吹走鰭片的熱量。
這種設計的優點,在于能夠提高風力、減少空間占用,至于不足嘛...看到后面你就知道了。
(圖源:雷科技)
至于核心配置,則是一顆今年不咋常見的驍龍8s Gen4。
雖然說這顆處理器在網上的口碑比較中規中矩,但在散熱buff疊滿后,K13 Turbo Pro搭載的這顆驍龍8s Gen 4,依然很有可能成為這個價位段里性能釋放最強的存在,我們具體來看實測。
首先,我們在開啟性能模式,開啟和關閉散熱風扇的情況下各測了一次安兔兔。
(圖源:雷科技)
結果如圖所示,關閉散熱風扇202W分,開啟散熱風扇207W分,算是一個蠻不錯的成績。
接下來,我們開啟智能風扇,運行《王者榮耀》約半小時,全程幀率幾乎紋絲不動,整機功耗約3.62W。
(圖源:雷科技)
對于今年發布的次旗艦芯片來說,這確實是常規操作。
但K13 Turbo Pro的幀率曲線,始終是筆直得像尺子畫出來的一樣,根本沒有出現任何發熱降頻的跡象,因為它壓根就不熱。在室溫24度的環境下,游戲半小時后,機身背面最高溫度僅有41.7度,手掌握持區域甚至只有39度左右。
(圖源:雷科技)
這溫度,只能用“溫熱”來形容,簡直離譜。
這里小小說明一下,在游戲結束后,風扇還會在后臺持續運轉幾分鐘進行散熱,所以機身降溫很快,這個散熱表現確實讓人極為安心。
對處理器要求更高的《鳴潮》,我們則進行了先后兩次測試。
首先,不開風扇,20分鐘常規場景,只有最開始的兩三分鐘能保持在50-60幀,后面就長期穩定在40幀上下,整機功耗約6.02W。
(圖源:雷科技)
然后,開啟暴力風扇,20分鐘常規場景,平均58.1幀,并不能保持筆直一條線,溫度也來到了46度左右,依然有些燙手,但是對比同處理器的其他產品,已經是這顆處理器理論上的最佳表現了。
(圖源:雷科技)
可以確定的是,“風冷VC混合散熱”確實不是噱頭,但也起不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除了硬件有想法,ColorOS 15自帶的游戲功能,也給體驗帶來了不小提升。比如極限穩幀、超級HDR畫質、游戲變聲等功能都一應俱全,更關鍵的是“旁路充電”功能,在你邊玩邊充時,電流繞過電池直接給主板供電,機身不發燙,電池也更健康。
在游戲體驗之外,K13 Turbo Pro主打的另外一大賣點是續航。
在我看來,7000mAh的電池,理論測試已經失去了意義。實際使用中,早上九點半左右滿電出門,經過一整天包括通勤視頻、社交聊天、1小時游戲、導航、拍照在內的中高強度使用,到家時電量還剩46%左右;第二天繼續正常使用,接近中午時會提示電量低于20%。
這種接近“兩天一充”的體驗,確實能夠有效緩解我的電量焦慮。
相機湊合用,好在耐用
在K13 Turbo Pro身上,OPPO依然展現了自己對耐用性的追求。
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是,只要機身上開了孔,防水性能必然會打折扣,而K13 Turbo Pro為了散熱,不僅在相機模組上開了風扇的進風口,還在機身右側中框開了風扇的出風口,按理來說肯定是不能碰水的。
而事實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