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在高架橋尾氣里看電車顯擺的日子快到頭了吧?
奧迪剛官宣的A5L直接把混動車和智能座艙打包賣,8月上市的四款車型居然能在燃油車殼子里塞進華為智駕和激光雷達。
這波操作算是給舍不得發動機轟鳴又眼饞智能化的老司機們遞枕頭了。
從流出的配置單看真舍得堆料,光雷達就塞了2顆激光雷達加6個毫米波雷達。
實測視頻里加塞識別比人反應快半拍,夜間施工路段還能用尾燈投警示標志。
最絕的是那個智混系統,低速跟車純電模式確實安靜,但高速超車時發動機介入的動靜控制得有點東西。
不過看著2969mm軸距塞進五連桿懸掛,后排空間倒是沒像某些新能源車那樣偷座椅厚度換數據。
現在就看實際定價有沒有水分了,畢竟隔壁新勢力都在降價血拼。
能把華為車機和quattro四驅捏在一起確實少見,但有多少人愿意為這套“智能燃油車”概念買單還兩說。
那些吐槽燃油車智障車機的該去4S店試試車了,至少這次奧迪沒讓人對著中控屏喊“打開收音機”都覺得燙嘴。
奧迪這次算是把中年男人的矯情摸透了,又要引擎聲浪又要大彩電。
看申報圖那個青城綠車漆確實拿捏審美,就是不知道實車有沒有網圖那么潤。
說真的現在買三十萬以上的車,沒激光雷達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沒想到燃油車也卷進這個賽道了。
不過那個應急開門設計倒是實在,比某些純電車的隱藏式把手靠譜多了。
別家都在搞油改電,奧迪反向操作搞了個油改智。
這思路清奇但確實戳到痛點,畢竟充電樁還沒覆蓋到的地方多著呢。
就是好奇這套混動系統保養成本會不會比純油車貴一截,還有華為車機跟MMI系統融合度到底怎么樣。
等實車到店得去試試連續發指令會不會卡,現在光看參數確實能打,但實際體驗才是王道。
估計傳統車企要被這波操作刺激到了,原來燃油車還能這么玩智能化。
要是市場反響好,估計BBA都得跟上這趟車。
不過說真的,奧迪這次把座椅支撐點都做到17個,后排還能28度躺,這細節比某些自稱豪華品牌的新勢力講究多了。
就是不知道開起來還有沒有燃油車的那種干脆勁兒,別為了舒適把操控都削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