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有些東西忘不掉。不是什么大事,可能就是小時候手里攥過的一個玩意兒,那個手感,那個樣子,隔了多少年,一想起來還跟昨天一樣。
這事兒到底圖個啥?
上海新開的那個樂高樂園,里面給娃娃開的小車,全都換了新名頭。車頭前邊,比亞迪那三個字母亮閃閃的,像是黑夜里的星星,專門給孩子們看。
這步棋,走得真不是給現在的人看的。現在買車的大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譜,你說再多,他不見得聽。但小孩子不一樣,他心里是一張白紙,你畫上什么,就是什么。
一個五歲,或者一個十歲的孩子,坐在駕駛座上,手握著方向盤。他可能還分不清油門和剎車,但是他會牢牢記住,眼前這個會發光的標志,帶給了他快樂。
這就是一筆投向未來的賬本,一筆關于時間的生意。
電視上放的東西,今天看了明天就忘。書本上印的道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親手摸過的東西不一樣,那種感覺會刻在骨頭里,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這筆投入大不大?跟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比,這點錢不算什么。但它的用處,卻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廣告要大得多,也長遠得多。
數據顯示,一個人成年以后,掏錢買的東西,有相當大的可能,就是他童年時期接觸過、喜歡過的那個牌子。
這就像在春天播種,不是為了秋天馬上就有收成,而是為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能有一整片茂密的森林。這片森林,就是未來的買家,是那些心里裝著童年回憶的人。
等這群孩子長大了,到了該自己買車的年紀,他們的腦子里不需要別人來提醒。那個小時候開過的,發著光的車標,會自己從記憶的角落里跳出來。
豐田和寶馬,這些國外的老牌子,也早就想到了這一招。他們在自己的國家,也建過類似的兒童交通樂園。這說明,英雄所見略同,大家都明白抓住娃娃要從早下手。
但這次不一樣的是,地點是在中國的上海。這意味著,不光中國的孩子在開,那些金發碧眼的外國小孩,也在樂高樂園里第一次握住了比亞迪的方向盤。
他們回家,可能會吵著跟爸媽要一個同樣車標的玩具車。這種影響,是從一個家庭,到一個圈子,慢慢散開的,像水面上的漣漪,安靜卻有力量。
背后還有一個更深的心思。
當工作人員教孩子們怎么“開車”時,會告訴他們,這車不用去加油站喝汽油。不用油,就能跑。這個簡單又干凈的念頭,就這么悄悄地,放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保護我們住的地方,這個大道理太空泛,孩子聽不懂。但“不用汽油的車”這個概念,他一下就明白了。
這比什么環保課本都來得直接。未來的世界是電動的,這個信念,就這樣通過一個游戲,傳遞給了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代人。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常識。
想想我們現在手里的電話就懂了。十幾年前,大伙兒兜里裝的,不再是諾基亞,而是五花八門的國產品牌。習慣,就是這么一點一點養成的。
這盤棋的真正對手,不是現在你追我趕的同行。它的對手是時間。它在跟未來二十年的市場進行一場安靜的對話。
真正的商場高手,眼睛看到的,從來不只是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看的,是十年后的風,二十年后的雨,以及那個時候,人心里的念想。
當別的車企還在為今天的銷量,為一點價格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比亞迪已經悄悄地,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下一代人的記憶扉頁上。
這事兒,干得真安靜。
就像一個老農,不聲不響地在田里插滿了秧。他不需要跟別人炫耀自己今天干了多少活,只用等待,等待秋天到來,那滿眼的金色會替他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