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行業正從 “增量競爭” 邁入 “存量內卷” 的深水區。新能源滲透率持續上揚、智能駕駛輔助加速落地、用戶需求從 “擁有車輛” 轉向 “享受出行”,多重變革疊加讓行業競爭規則徹底改寫。
J. D. Power 最新報告顯示,89% 的汽車品牌陷入“產品-銷售-服務”三態失衡,要么偏科嚴重,要么全面短板。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車企的轉型不再是 “單點突破” 就能奏效,而是需要全鏈條、系統化的攻堅機制。

2025 廣州車展上,集團展示的“番禺行動”一周年成果,恰好給出了傳統車企破局的范本。通過 “用戶需求戰、產品價值戰、服務體驗戰” 三大戰役的協同推進,這家老牌車企正以高效機制穿越變革迷霧,向 “新廣汽” 全面邁進。
量化體驗+渠道下沉,讓服務戰落地生根
在汽車行業從“產品為王”轉向“體驗制勝”的當下,服務早已不是后端保障,而是核心競爭力。但行業普遍存在一個痛點:服務要么“懸浮化”,口號大于實效;要么“碎片化”,難以形成持續體驗。廣汽的解法是“量化+下沉”雙輪驅動,讓“服務體驗戰”走深走實。
首先是用 NPS 體系打破體驗模糊性。不同于行業多數品牌將 NPS 僅作為考核指標,廣汽將其貫穿用戶全生命周期。從購車咨詢到售后維修,從 OTA 升級到生態服務,每個觸點的體驗都被量化為具體數據。

這正好擊中了行業痛點:J.D. Power 發現,新能源車市場 32% 的品牌服務力處于薄弱態,核心問題就是體驗缺乏標準和量化。廣汽通過 NPS 體系,把“用戶滿意”轉化為可優化、可追溯的具體動作,今年累計完成 45 次 OTA 更新,優化 300 余項功能,讓 150 萬車主感受到 “車輛常用常新”,正是量化體驗的直接成果。
更關鍵的是渠道下沉破解“服務斷層”。當前縣域市場貢獻了近60%的汽車增量,但多數品牌服務網絡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廣汽規劃新增 600 家縣域品牌體驗店,目標覆蓋 90% 以上縣域市場,這步棋精準踩中了行業空白。

要知道,縣域用戶的核心痛點是 “維修遠、響應慢”,而廣汽的渠道下沉不是簡單復制 4S 店模式,而是打造 “體驗+服務+補能”一體化網點,結合 2.1 萬根自營充電樁的網絡優勢,讓縣域用戶也能享受到 “直線 1 公里必有站”的補能服務。這種“量化體驗+精準觸達”的組合,正是對行業“服務只重表面”的有力革新。
痛點導向+體系化布局,筑牢產品價值護城河
產品是競爭的核心,但行業正陷入兩種誤區:要么盲目炫技導致體驗爭議,要么平庸無亮點難以形成口碑。廣汽的“產品價值戰”不走極端,而是以用戶痛點為錨點,用體系化技術布局構建護城河。
核心技術突破直指用戶核心焦慮。新能源車主最擔心什么?虧電續航、電池安全、智能體驗卡頓。廣汽針對性推出 “星源增程” 技術,終結虧電感;彈匣電池搭載 130 萬輛零自燃,用 500 億公里安全出行數據建立信任;夸克電驅效率突破 99%,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這些技術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圍繞“星靈架構”形成體系。星靈安全守護體系覆蓋智能駕駛、電池、底盤等全場景,星靈智行實現 99.9% 道路場景覆蓋,這種“單點頂尖+體系協同”的模式,既避免了行業“偏科式創新”的弊端,又能全面提升產品價值。
更值得關注的是技術落地的節奏把控。全固態電池中試線投產、鷹爪系統 2.0 量產、L3 級自動駕駛獲測試牌照,廣汽的新技術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而是快速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產品力。
廣汽用 “彈匣電池” 筑牢安全底線,再用 “星靈 AI 全景圖” 打造體驗亮點,這種 “底線 + 亮點” 的技術邏輯,讓產品價值既有保障又有驚喜。
IPD 體系+文化重塑,把用戶導向刻進基因
傳統車企轉型的最大障礙,往往不是技術或資金,而是僵化的組織架構和流程機制。很多企業喊著 “用戶為中心”,但實際運作中仍擺脫不了“部門墻”“流程長”的問題。廣汽的“用戶需求戰”,核心是通過組織變革讓用戶導向從口號變成制度。

IPD 體系的全面導入是關鍵破局點。廣汽將新車開發周期從 26 個月縮短至 18-21 個月,市場反應速度提升 6 倍,研發成本降低 10%,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流程革命。IPD 體系打破了 “研發閉門造車” 的傳統,讓用戶需求深度融入產品定義、研發、上市全生命周期。更重要的是,配套建立的 IPMS 體系和“產品商業化團隊”,構建了“端到端”的用戶需求響應機制,避免了“研發做的不是用戶要的” 行業通病。
組織活力的激發同樣不可或缺。廣汽重塑“用戶第一、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通過項目制、收益共享激勵機制激活員工動力,全球招聘的職業經理人全部到崗。這解決了傳統車企 “轉型慢”的核心癥結:轉型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全企業的共識和行動。

200 人的用戶洞察部專門挖掘用戶隱性需求,確保產品開發不偏離方向;跨部門的項目組快速響應市場變化,讓昊鉑 A800 這樣的合作車型能快速落地并斬獲 L3 測試牌照。這種 “流程保障 + 文化賦能” 的組織變革,讓“更懂用戶、反應更快”成為廣汽的核心競爭力。
綜述
廣州車展上的成果展示,只是廣汽轉型的一個縮影。在行業變革深水區,廣汽的實踐已經初顯成效,三大戰役環環相扣、協同發力,形成了持續的競爭力。
當前,“再造新廣汽” 的目標已進入攻堅階段。面對十五五期間的行業新格局,廣汽的路徑清晰而堅定:以 “四大引擎” 為驅動,以三大戰役為抓手,通過機制、技術、服務的全鏈條協同,在用戶體驗綜合較量的新時代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