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買手機的錢包厚度配不上性能需求?
2025年安卓中端機廝殺白熱化,小米硬是靠兩千檔機型塞進驍龍旗艦芯和大底鏡頭,讓預算黨直呼真香。
雷軍這套“性能越級”打法,愣是把中端機拉到能用三年不卡的硬核水準。
參數黨先別急著噴。
實測紅米Note新機跑《原神》穩幀50+,夜景模式抓拍追焦準得離譜,學生黨省仨月生活費就能拿下。
某些品牌還在低配高價割韭菜時,小米直接把實驗室里的快充技術下放到千元機——67W閃充半小時滿血,打工族通勤路上充十分鐘夠刷半天。
說到底,年輕人要的不是參數表冠軍,而是地鐵上刷視頻不轉圈、掃碼付款秒響應、千元機也能拍Vlog的踏實體驗。
看那些噴小米塑料感的,怕是沒用過新款AG玻璃后蓋。
紅米K系列連學生證卡套都做了NFC感應區,宿舍門禁抬手就刷。
更別說米家生態鏈那些騷操作——79塊的手環能開自家指紋鎖,手機剩10%電量直接調用掃地機器人找充電座。
這哪是買手機?
分明是入股了未來生活。
“別扯什么高端溢價,社畜只關心下班能不能流暢開黑。”
“K70拍探店視頻夠用了,省下七千換顯卡不香?”
“以前覺得千元機用半年就卡,這臺Note13當備機居然挺了兩年。”
“米家聯動真上癮,現在連煮飯都得喊小愛同學...”
“說拍照不如旗艦的,看看價格差多少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