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NAS要來了?普通人終于玩得起的家庭數據中心,但真能撼動華為綠聯嗎
手機128G天天爆滿,刪照片刪到凌晨兩點?
工作文件散落四五個設備,找份合同堪比尋寶?
小米這波直接捅了存儲焦慮的老窩。
最新消息,小米NAS十月初量產,年底開賣,瞄準家庭和小微企業,生態鏈老總陳波親口確認。
雷軍這次揮起價格屠刀,要把四位數的專業NAS砍到千元內——基礎款可能799元封頂,高配帶Docker也才1299元。
價格香是真的香,但別急著歡呼。
小米路由器翻車史還歷歷在目:遠程訪問抽風、硬盤休眠失靈,用戶吐槽能寫本書。
這次NAS要是操作再搞成極客考試,普通家庭直接勸退。
綠聯靠的就是“插電即用”的傻瓜體驗,今年618霸榜電商不是沒道理。
核心優勢在生態粘性。
電視播NAS里的4K電影自動生成海報墻,手機相冊爆了秒甩進私有云擴容,連蘋果設備都能兼容。
這比華為的封閉生態狠——華為NAS雖能聯動全屋家電,但蘋果用戶基本被擋門外。
小米玩的是跨平臺通吃,底層代碼全開放的戰略終于顯出威力。
但技術短板肉眼可見。
綠聯剛在CES秀了AI肌肉:照片按人臉自動歸類,電影智能匹配字幕。
群暉更狠,直接部署百億參數模型處理本地AI任務。
小米問卷卻透露可能閹割Docker,高級玩家怕是要冷笑離場。
沒AI加持的NAS就像沒智能的座機,遲早被淘汰。
市場早該洗牌了。
大廠群暉技術強,但入門款夠買兩臺小米14;華為功能全,可兩千多的價格夠買三臺綠聯。
小米真能把基礎款壓到八百內,絕對掀桌。
存2000部電影、三代人照片全備份,每天電費不到兩塊錢,西數硬盤配小米售后雙保險——這性價比誰不心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