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朋友圈全在搶外賣紅包,滿30減15那種。美團餓了么天天發券,商家也跟著加碼,連奶茶都能五折。可仔細一算,平臺其實挺虧的。有文章說美團去年凈利潤才300億,而電商那邊一年能賺幾千億。這補貼大戰打得,像是拿別人的錢往火坑里扔。
外賣平臺現在像開盲盒,單量漲得快,但全是靠補貼撐起來的泡沫。有平臺老總說這不是長久之計,可又不敢停下。要是突然不補了,用戶可能馬上跑光。現在點個外賣比買菜還便宜,但送餐小哥跑得再快,跟買衣服、訂酒店這些業務也沒啥關系。搞不好花了大錢,最后啥都沒落下。
阿里搞外賣圖什么呢?有人說想用高頻打低頻,用外賣帶電商。但實際效果存疑。有人試過在盒馬買東西,就盯著半小時送達的生鮮,壓根不看隔天達。就算把外賣做成了,后面還有拼多多等著撿漏呢。人家現在賬上有3600億現金,隨便砸兩把補貼,其他家可能就頂不住了。
拼多多這些年挺能熬的。社區團購、百億補貼都是后來居上。現在各大電商促銷節冷清了,跟拼多多天天搞低價也有關系。要是他們真摻和外賣,搞不好會玩更狠的。比如滿30減29這種,到時候用戶可能真懶得再選其他平臺了。
市場監管總局最近約談了外賣平臺,可能是擔心市場亂套。要是讓拼多多這種現金流充足的進來,其他家多年積累可能一夜歸零。外賣這買賣本就不賺錢,最后搞不好全給新玩家做了嫁衣裳。
外賣補貼大戰打得昏天黑地,平臺花錢買數據,消費者薅羊毛,可真正賺到的沒幾家。現在就看拼多多啥時候出手,要是他們真殺進來,現在的補貼力度估計只能當開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