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說比亞迪只會靠低價搶市場的人,這張半年成績單足夠打臉
上半年剛過去,比亞迪直接把214萬輛車交到消費者手里。
這個數比南北大眾、上汽通用、吉利長安加在一起還多。
隨便拎一個月,6月單月銷量38.3萬,平均每天賣1.28萬臺,連周末都不休息。
三年前,提到出海,比亞迪只能把車運到老撾和緬甸。
現在打開出口榜單,海外已經賣了47.2萬輛,半年就超過去年全年。
歐洲人排隊提BYD ATTO 3,泰國工廠的停車場連員工私家車都擠不進去。
老外是真用錢包投票了?
仔細看車型,高端線開始掙大錢。
仰望U8均價11萬,提車得等兩個月。
方程豹豹5上市半年,訂單已經排到明年。
低端車賺錢,高端車更賺錢,這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比亞迪三季度準備在德國賣皮卡。
當地媒體提前爆出路試圖,評論區里德國人喊話價格別拿歐元當人民幣標。
拿下保守呆板的德國市場,等于把全球最難啃的骨頭咬碎。
一邊國內卷,一邊國外狂。
別家車企半年還在為年度目標3萬掙扎時,比亞迪已經把船夫哥年初定的全年3萬目標改了口風,口徑變成力爭全年銷量翻一倍。
高管最近一次公開采訪,不經意提到庫存只夠半個月,潛臺詞是產能就是天花板。
有人不服氣,說這都是靠政策。
把購置稅優惠拿掉,把綠牌換成藍牌,比亞迪還能賣得動嗎?
現實是,在廣東、在上海,一堆改了藍牌的唐宋車主照樣去店里復購漢EV。
政策退坡早就開始,銷量曲線依舊向上走。
看財報更直白:單車均價站穩14萬,毛利率直追豐田。
換句話說,不靠補貼也賺錢,一邊漲配置一邊還能漲價,這才是最大的護城河。
手機圈里,只有蘋果做到了這件事。
現在輪到汽車行業了。
過去嘲笑比亞迪車標丑的人,眼瞅著騰勢、方程豹、仰望的車標在夜店里都能被年輕人當潮流符號印在T恤上。
品牌這東西,一旦立住,比發動機和刀片電池更難攻。
留給同行的時間還有多少?
粗略估算,最晚明年,全球新能源前二十名里,中國品牌會占去一半席位。
比亞迪的位置在前面,而且不會靠后。
還在罵內飾土、車標丑、只會抄豐田的人,建議親自去仰望門店坐坐,或者打開德國網友的評論區看看。
話先說在前面,看完以后,再想搶一臺現車,排號已經晚了。
別等全世界都承認比亞迪的那一刻,你才咬牙切齒說當年看不起錯了。
方向盤已經在別人手里,再追,只剩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