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型定位與市場表現
小米YU7是小米汽車首款中大型純電動SUV,定位**“豪華高性能SUV”**,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發布,官方指導價25.35-32.99萬元。作為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核心產品,其上市后市場反響強烈:開售后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臺,18小時鎖單量超24萬臺,截至2025年7月已啟動首批交付,主要競品包括特斯拉Model Y、智界R7等。
二、核心參數概覽
項目
超長續航后驅版(標準版)
超長續航四驅Pro版
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Max版
售價
25.35萬元
27.99萬元
32.99萬元
動力類型
單電機后驅
雙電機四驅
雙電機四驅高性能
最大功率/扭矩
235kW/528N·m(320馬力)
365kW/690N·m(496馬力)
508kW/866N·m(690馬力)
0-100km/h加速
5.88秒
4.27秒
3.23秒
CLTC續航里程
835km
770km
760km
電池類型/容量
磷酸鐵鋰/96.3kWh
磷酸鐵鋰/96.3kWh
三元鋰/101.7kWh
快充時間(10%-80%)
0.35小時(約21分鐘)
0.35小時(約21分鐘)
0.2小時(約12分鐘)
最高車速
240km/h
240km/h
253km/h
三、外觀設計與空氣動力學
1. 車身尺寸與比例
長×寬×高:4999mm×1996mm×1600mm(Max版高度1608mm),軸距3000mm,定位中大型SUV,核載5人,最大整備質量2405kg。
比例設計:3:1軸距車身比、2.1:1輪高比、1.25:1寬高比,營造低趴轎跑SUV姿態,前懸短后懸長,車頭修長(1:3頭身比),視覺上兼具運動感與豪華感。
2. 核心設計元素
空氣動力學優化:風阻系數低至0.245Cd,同級領先。前臉“米”字型大燈集成風道,前蓋隆起線條引導氣流;側面翼子板鯊魚鰭風道、隱藏式電動門把手、無框車門(雙層夾膠玻璃)減少風阻;尾部貫穿式U型尾燈、雙層擾流板(可產生130kg下壓力)進一步優化氣流。
外觀配置:全系標配激光雷達(車頂)、21英寸五輻輪轂(Max版搭配黃色Brembo卡鉗),提供9種車漆顏色(含寶石綠、熔巖橙、鈦金屬色、流金粉等),部分顏色采用珠光/金屬涂層,質感接近豪華品牌。
四、內飾與智能座艙
1. 座艙設計與材質
整體風格:簡約科技風,大面積皮質、木紋飾板與翻毛皮拼接,中控臺物理按鍵取消,改為觸摸與滾輪控制,雙手機無線充電面板(80W功率)、底部鏤空儲物格提升實用性。
座椅配置: 標準版/Pro版:皮質座椅,前排加熱/通風(主駕通風效果受用戶反饋“較雞肋”),后排座椅角度可調(最大135°),帶腿托; Max版:Nappa真皮座椅,主副駕零重力座椅(10點式按摩)、后排電動調節,支持一鍵放倒。
2. 智能交互系統
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核心亮點,1.1米超寬幅Mini LED屏幕,通過“全景曲面投影技術”反射至前風擋,108PPD超視網膜分辨率,峰值亮度1200nits,支持信息卡片自由組合(時速、導航、能耗等),轉向時聯動顯示盲區影像,烈日下透光率≤0.01%,可視性優異。
多屏聯動:16.1英寸3K中控屏(邊框僅5mm)+6.68英寸后排控制屏,搭載高通驍龍8 Gen3芯片(4nm工藝)與澎湃OS系統,支持三界面同顯、手機應用無縫流轉、小米智能家居互聯,車機開機時間<3秒,OTA升級最快15分鐘完成。
聲學系統:標配14揚聲器(含頭枕音響),Max版可選25揚聲器Dolby Atmos全景聲系統,支持主動降噪。
3. 舒適性配置
天幕:全景天幕(Max版可變光),遮光隔熱效果顯著,用戶實測“烈日下車內無明顯升溫”。
細節功能:雙區熱泵空調、車載冰箱(中央扶手下方)、后排B柱出風口、后備廂678-1758L容積(可擴展),但車門儲物空間較?。▋H容1瓶礦泉水),后排座椅下方設隱藏抽屜。
五、動力性能與補能
1. 動力總成
標準版:后置單電機,最大功率235kW(320馬力),峰值扭矩528N·m,后驅布局,零百加速5.88秒,適合日常通勤,能耗13.3kWh/100km。
Pro版:前后雙電機四驅(前130kW+后235kW),綜合功率365kW(496馬力),扭矩690N·m,零百加速4.27秒,支持電動四驅與5擋空懸高度調節(離地間隙最高222mm)。
Max版:高性能雙電機(前220kW+后288kW),綜合功率508kW(690馬力),扭矩866N·m,零百加速3.23秒,重量馬力比219.5kW/噸,性能對標百萬級豪車,支持動態姿態控制與原地掉頭。
2. 電池與補能
平臺技術:全系基于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電池電壓897V,Max版支持5.2C超快充倍率,15分鐘補能620km(CLTC),低溫續航保持率>85%(-10℃測試數據)。
電池安全:磷酸鐵鋰電池(標準版/Pro版)循環壽命超3000次,三元鋰電池(Max版)能量密度更高,電池包采用“裝甲膠囊”設計(鋼鋁混合殼體+ bullet-resistant防護),通過50+ crash測試。
六、底盤與操控
1. 懸掛與制動
懸掛系統: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掛+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全系標配CDC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調節速度100次/秒);Pro版/Max版升級雙腔空氣懸掛,支持軟硬/高低調節(Max版調節范圍75mm),過減速帶/井蓋時“濾震柔和,回彈可控”。
制動配置:前通風盤式+后通風盤式制動器,Max版標配四活塞Brembo卡鉗,輪胎規格245/55 R19(可選20/21英寸,韓泰iON evo SUV專用胎)。
2. 駕駛特性
轉向與操控:5.7米轉彎半徑(同級最?。?,2個車道即可完成掉頭;低速輕盈、高速沉穩,轉向虛位小,用戶反饋“操控接近轎車”。
模式選擇:支持經濟/運動/賽道模式,運動模式下動力響應延遲<0.3秒,賽道模式可關閉ESP,允許小幅滑動。
七、智能駕駛與安全
1. 智能駕駛系統
硬件配置:全系標配1顆激光雷達(禾賽AT128)+11顆攝像頭(含Ald防眩目鏡頭)+4D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700TOPS算力),支持端到端輔助駕駛(Xiaomi HAD系統)。
功能亮點: 高速/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支持ETC閘機通行、窄路/環島通行; 自動泊車:識別車位速度<1秒,側方位/垂直泊車成功率>95%,支持“停車場漫游尋位”; VLM視覺語言大模型:通過語音/文字與駕駛員交互,提升復雜場景決策能力(如施工路段繞行建議)。
2. 安全防護
被動安全:7安全氣囊(主副駕、膝部、前后排側氣囊、側氣簾),車身采用“ hybrid steel-aluminum structure”(前鋁制框架+中部高強度鋼防滾架),前碰撞吸能空間659mm,滿足C-NCAP五星標準。
主動安全:AEB自動緊急制動(行人/車輛識別距離≥150米)、車道居中保持、DOW開門預警、胎壓監測(帶磨損預測),全系標配“暈車舒緩模式”(通過動力調校降低51%暈車發生率)。
八、用戶評價與爭議
1. 核心優勢
續航與補能:標準版835km CLTC續航同級最長,800V平臺快充效率領先(Max版12分鐘補能620km);
智能化體驗:天際屏顯示清晰、車機流暢(驍龍8 Gen3+澎湃OS),語音交互響應快(五音區識別,免喚醒);
性能與操控:Max版3.23秒破百,空氣懸掛+CDC組合兼顧舒適與運動,轉彎半徑小,城市通勤靈活。
2. 爭議點
儲物空間:車門儲物槽窄(僅容1瓶水),后排無座椅背袋,后備廂缺乏固定掛鉤,家用便利性一般;
座椅功能:前排通風效果弱(用戶反饋“開啟后體感不明顯”),后排無按摩,配置不及競品星耀8;
360影像:無轉向聯動功能,側方畫面顯示過?。ㄐ枵Z音/觸摸開啟),對新手不友好。
九、選購建議
標準版(25.35萬):性價比首選,835km續航+L2級智駕+基礎舒適配置,適合日常通勤用戶;
Pro版(27.99萬):雙電機四驅+空氣懸掛,提升復雜路況通過性,適合北方多雪地區或對操控有要求的用戶;
Max版(32.99萬):性能天花板,3秒級加速+三元鋰電池+零重力座椅,適合追求極致體驗的科技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