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鄭州日產以一場“硬派基因 智馭未來”為主題的發布會,向外界拋出了一顆“越野界的技術炸彈”——全新越野技術品牌“ZNA LAB”正式登場。這個凝結著鄭州日產32年越野積淀的技術體系,正試圖用動力、底盤、智能、安全四大維度的革新,打破人們對硬派越野的固有認知。當可電可油的動力、36°接近角的通過性、10種全地形模式與五星級安全防護相遇,硬派越野是否真的能迎來全場景進化?

四大技術維度:讓越野從“硬核”到“智核”
對于越野愛好者來說,“動力夠不夠”“底盤穩不穩”“能不能安全回家”永遠是繞不開的核心問題。而ZNA LAB的出現,正是帶著解決這些痛點的野心而來。它并非憑空誕生,而是鄭州日產將32年越野技術積累與全球多元越野平臺“星核”、AHT全場景電混科技深度融合的成果,每一項技術突破都直指越野場景的真實需求。
動力向來是越野的“心臟”,ZNA LAB在這一維度給出了“全解法”。燃油、混動、純電三種動力選擇,徹底打破了“越野必費油”的刻板印象——既能在沙漠沖沙時爆發強悍性能,又能在城市通勤時兼顧油耗。其中混動系統的表現尤為亮眼,800N·m的扭矩與320kW的功率,已經堪比4.0T V8發動機的輸出水準。更關鍵的是,它搭配了全球首款縱置雙電機多檔變速箱和博格華納新一代MLOCK智能分動器,再加上原廠最大的散熱系統,即便是全油門長時間沖沙這樣的極限操作,動力也不會出現衰減。有資深玩家曾調侃“沖沙最怕動力掉鏈子”,而這套系統或許能讓這種擔憂成為過去。

底盤的實力,直接決定了越野車能去多遠。ZNA LAB在通過性上的表現,幾乎是為復雜路況量身打造:36°接近角和37°離去角,意味著面對炮彈坑、交叉軸時,車頭不易磕底、車尾不易拖地;900mm的涉水深度更具實用性,既能輕松蹚過野外淺灘,遇到城市暴雨積水也能從容通過。同級別頂級的懸架行程則像“隱形的緩沖墊”,即便在顛簸路面也能減少側傾,為脫困提供穩定支撐。最讓人驚喜的是一鍵坦克掉頭功能——開啟后轉彎直徑最大可減小2米,在狹窄山路或3車道上,一把方向就能完成掉頭,徹底告別“山路會車難”的尷尬。
智能科技的加入,讓越野不再是“老手專屬”。10種全地形駕駛模式如同“越野向導”,無論是沙地的松軟、泥地的濕滑,還是雪地的結冰,系統都能自動調整動力分配和剎車力度,新手也能大膽嘗試。540°環車高清影像系統更是“神輔助”,透明底盤和透明引擎蓋功能像給車輛裝了“透視眼”,車輪下方的石塊、坑洼都能清晰可見,連老玩家都忍不住感嘆“視野盲區少了,心里更有底”。

安全永遠是越野的底線。ZNA LAB依托“星核”平臺,以C-NCAP(2024版)五星級安全標準為基準打造防護體系。車身70%采用高強鋼,最高強度達1500MPa,車架高強鋼占比更是高達97%,190mm的縱梁截面高度在同級別中難逢對手。底盤下的3塊護板像“鎧甲”一樣,能有效抵御石擊和雨雪侵入。更重要的是,這些車型都經過了超1200萬公里的全地形耐久試驗,從戈壁到沙漠,從高原到濕地,每一處細節都經過了極端環境的檢驗。

鄭州技術中心平臺總監趙朝文講解越野技術實力
除了核心性能,ZNA LAB還關注到越野生活的“煙火氣”。6kW超大功率對外放電功能,搭配駐車發電、行車放電、鎖車放電三種模式,讓戶外做飯、露營供電、夜間照明都不再是難題。28處儲物空間能輕松收納露營裝備,原廠電動平箱蓋和超強拖拽資質,則讓車輛從“代步工具”變成了“移動越野基地”。
從賽場到生活:這些故事藏著真實的征服力
技術的實力,終究要在實際場景中驗證。發布會上,幾位特殊的“見證者”分享了他們與鄭州日產車型的故事,這些發生在賽場和生活里的經歷,比參數表更有說服力。

車手宋海濤、周浩分享在賽場上的故事
“2023年環塔拉力賽的‘魔鬼賽道’,連續沙丘加交叉軸路段,我們的原廠車就像‘沙漠壁虎’一樣貼著陡坡上去了。”鄭州日產車隊車手宋海濤提起那場比賽,依然難掩興奮。他說,當時車輛的電子限滑系統反應極快,能迅速鎖止空轉輪,把動力精準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上。尤其是低速四驅模式下,扭矩放大后根本不用沖坡,穩住油門就能慢慢脫困——這種“穩”,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上就是獲勝的關鍵。另一位車手周浩補充道,長時間高強度行駛中,車輛的散熱系統表現穩定,從未出現動力衰減,這讓他們在連續作戰時更有底氣。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王謙分享改裝歷程
對于河南工業大學教授王謙來說,越野車不只是探險工具,更是“移動的家”。他把納瓦拉改造成了“越野+露營”的移動營地:后斗加裝可升降的模塊化帳篷,通過原廠預留的防滾架螺絲孔位固定,完全不用破壞車身;車尾集成抽拉式廚房,接上外接電源就能開火做飯。“最貼心的是4S店能提供改裝備案服務,合法合規,玩得踏實。”王謙說,這種“原廠支持”的改裝生態,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松實現“帶著家去越野”的夢想。
重度越野愛好者寒青是鄭州日產的“老粉絲”,從帕拉丁到最新的Z9皮卡,他幾乎集齊了品牌旗下的越野車型。“Z9是真的‘懂越野’,柴油機500N·m的扭矩,3倍低扭放大,我改了2英寸升高和285越野胎后,簡直如虎添翼。”他笑著說,之前開老車闖無人區時,總擔心動力和可靠性,現在開Z9去翻沙丘,心里只有“盡興”兩個字。

重度越野愛好者寒青分享改裝心得
資深玩家魯蒙則用一句話總結了十幾年的越野經歷:“每次怎么帶你出去,還能怎么帶你回來。”他曾開新帕拉丁挑戰巴丹吉林沙漠,駕納瓦拉和途達兩次穿越大海道無人區。“在沙漠里滾梁、騎刀鋒的時候,所有壓力都能釋放。”魯蒙說,車輛的可靠性是最大的底氣——無論是極端溫差下的啟動性能,還是復雜路況中的通過能力,鄭州日產的車型總能給他“穩得住”的安全感。
這些故事背后,是技術實力的具象化:賽場的勝利印證了極限性能,生活的體驗彰顯了實用價值,而用戶的長期信賴,則源于32年積累的可靠性口碑。
32年越野積淀:從賽場榮耀到全場景陪伴
ZNA LAB的誕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鄭州日產32年的越野基因——從2004年以國產車身份首次征戰達喀爾拉力賽并完賽,到如今構建全場景技術體系,這個品牌始終在用實力書寫中國越野的發展史。
2004年的達喀爾拉力賽,被稱為“勇敢者的游戲”。當鄭州日產帕拉丁作為首輛參賽的國產車沖過終點時,不僅開創了中國汽車征戰達喀爾的歷史,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越野的潛力。此后兩年,帕拉丁連續參賽并完賽,2006年更是拿下第19名的成績,這在當時是中國車隊的最佳戰績。

資深越野玩家魯蒙分享越野故事
賽場傳奇還在延續。2013年起,銳騏系列在環塔拉力賽、中國越野拉力賽中連奪柴油組冠軍;2015年,銳騏新一代包攬環塔量產組前四名;2018年,納瓦拉斬獲環塔量產組總冠軍及4個賽段冠軍;2019年,它又在絲綢之路拉力賽國際賽段包攬T2組冠亞季軍……這些獎杯背后,是技術的持續迭代——每一次賽場考驗,都成為技術升級的依據;每一個冠軍頭銜,都是可靠性的最佳背書。

如今,這份賽場基因正轉化為更貼近用戶的產品力。從越野型SUV帕拉丁,到宜商宜家的銳騏系列,從高端皮卡納瓦拉,到開啟油電時代的Z9系列,鄭州日產的產品線越來越豐富,但“硬核越野”的核心始終未變。而ZNA LAB的發布,更是把這種基因推向了新高度——不僅能應對專業越野的極限挑戰,還能滿足城市輕越野、戶外露營等多元需求,真正實現“全場景覆蓋”。
當ZNA LAB把“可電可油”“智能全地形”“全域安全”這些標簽貼在硬派越野上時,我們突然發現:越野不再是少數人的“冒險游戲”,它可以是周末帶家人去郊外露營的輕松之旅,是暴雨天從容通勤的安全感,是開著皮卡既能拉貨又能闖沙漠的多面體驗。
那么,對于你來說,最想駕駛搭載ZNA LAB技術的車型去挑戰哪里?是巴丹吉林的沙丘,還是家門口的山野?又或者,你期待用它解鎖哪些新玩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越野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