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電 (龔宸芫)據中新經緯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5日共有13家上市車企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從這13家車企的盈利情況來看,八成乘用車企業(包括以乘用車業務為主的企業)預計凈利潤虧損,超過六成商用車企業(包括以商用車業務為主的企業)預計凈利潤增加或扭虧為盈,部分商用車企業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車企上半年凈利潤和銷量表現 中新經緯 龔宸芫制表
乘用車為何“規模效益尚未呈現”?
聚焦已披露業績預告的主流乘用車隊伍,僅賽力斯凈利潤為預增,為27億到32億元,其預計同比增幅為66.20%到96.98%。與2024年同期(16.25億元)相比,賽力斯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將至少增加10.75億元。
談及增長原因,公告稱,隨著2025年二季度新產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銷量較一季度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盈利能力增強,實現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根據賽力斯產銷快報,今年二季度,賽力斯銷量為11.76萬輛,同比上漲11.53%;由于一季度基數較低,致賽力斯上半年整體銷量同比處于下滑態勢,下滑幅度為15.7%。從二季度市場表現來看,賽力斯旗下主力品牌問界的高端車型實現較快增長,是賽力斯利潤的重要來源。
其中,問界M9起售價超過45萬元,新款自3月底上市后,二季度累計銷量超過4.2萬輛。M8起售價超過35萬元,新款于4月中旬上市,隨后5月銷量破萬,6月則突破2萬輛;據問界社交平臺發文,M8將在8月推出超長續航純電版車型,屆時車輛搭載華為最新的ADS 4輔助駕駛系統。
而廣汽集團、北汽藍谷等車企上半年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北汽藍谷實現了減虧。從業績影響原因看,北汽藍谷、江淮汽車(乘用車業務)均提到了“規模效益尚未呈現”,主要體現在經濟車型規模效益不突出、高端產品產能爬坡未帶來利潤輔助兩方面。
“價格下滑導致企業利潤明顯沒有達到預期。邊際效益下降,就體現不出規模效益。成本和價格、銷量倒掛,與汽車產業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是背道而馳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顏景輝向中新經緯表示。
聚焦市場表現,江淮汽車上半年銷量為19.06萬輛,同比微降7.54%,乘用車領域下滑幅度超過35%。北汽藍谷上半年銷量為6.72萬輛,同比漲139.73%,主力品牌極狐銷量為5.55萬輛,同比增長211.06%,其主銷車型價格區間多在15萬元級別,且在2025年以來多次下調價格。
廣汽集團在虧損原因中也提到了主力車型收益下滑。具體來看,廣汽集團由盈轉虧,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虧損18.2億到26億元,比2024年同期(凈利潤15.16億元)降至少33億元。廣汽集團表示,報告期內推出的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仍處于爬坡期,未達計劃目標,多個主力車型受價格戰影響,收益下滑。
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旗下埃安、昊鉑、傳祺三大自主品牌,分別推出了埃安UT、昊鉑HL、傳祺向往S7等全新新能源車型。其中,埃安UT月銷目標為1.5萬輛,但2月底上市后平均月銷未觸及三分之一目標;另外幾款被寄予厚望的車型月銷則處在一千輛級別。
“近期,相關部門連續發聲和出手,加大了監管力度和整治手段,肯定會對價格戰、內卷有明顯遏制作用,整體來看,車企會逐漸回歸正常的價格營銷階段,大家更多會拼產品力和服務力,可能短期部分品牌和車型會出現銷量下滑現象,但長期企業業績會走向健康發展軌道。”顏景輝分析道。
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富在2025年5月末表示北汽要all in享界,北汽藍谷在組織架構、資源投入、研發投入等方面,全面發力打造享界品牌,以確保商業成功。
不過享界市場表現還未達到預期。其2024年8月推出首款車型享界S9純電版,起售價接近40萬元,今年一季度月銷保持在2000輛以內。直到2025年4月中旬享界S9增程版上市后,銷量逐步上升,該車型比純電版本價格下調近10萬元,6月該品牌月銷突破4000輛。
北汽藍谷在公告中提到,基于公司新產品陸續投放帶動的銷量增長以及降本增效成果的顯現,公司下半年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7月中旬,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將推出首款旅行車享界S9T,計劃今年秋季投入市場。
商用車出口業務拉動業績增長
與大部分乘用車企業表現不同的是,大部分商用車企業凈利潤實現了正增長或扭虧為盈。其中,過半商用車企業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0%,部分實現翻倍增長。就增長原因看,有5家商用車企業提到銷量增長,其中安凱汽車、福田汽車、金龍汽車、中通客車將海外業務增長歸為主要原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商用車出口50.1萬輛,同比增長10.5%,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出口激增2.3倍,達4.9萬輛。在商用車類型中,客車在海外市場實現更大漲幅,接近30%。
這里面,以客車為主營業務的中通汽車、安凱汽車、金龍汽車上半年凈利潤增幅均超過50%,提及業績增長原因。金龍汽車稱,“得益于海外市場的穩步增長,公司出口業務收入及占比提高,業績貢獻增加”。中通客車也認為,“公司出口業務持續發力,帶動銷量及收入顯著提升”。
“商用車行業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引擎。過去10年,商用車(銷量)大部分時間都在增長,說明了中國商用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供應鏈能力、產品能力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也因此推動其走向全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鐘渭平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
聚焦新能源領域,鐘渭平稱,在全球市場中,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在價格體系、產品力等方面具備較為強大的競爭優勢,“海外市場對新能源認可度逐步提升,也使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出口之路變得更加順利。”
不過,他也提到,中國商用車在全球化進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尤其在金融、保險服務、配件等領域。
“在商用車領域,全球市場一年需求量在2000萬輛左右,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商用車出口會保持平穩且有序的增長態勢。”鐘渭平說